•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南高校

对话史才军中国水泥混凝土“奥林匹克”的圆梦人图文

时间:2016年05月06日 信息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在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史才军的电脑里,至今保存着一张合影。这张照片见证了5年前一个难忘的时刻:2011年在西班牙,我国首次获得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主办资格。这也是被誉为“国际水泥学术界的奥林匹克”的学术盛会“诞生”近百年来,我国首次获得主办权,此前四次申办均铩羽而归。而此次成功申办,其主要策划和组织者正是史才军教授。为了中国水泥混凝土“奥林匹克”梦,史才军花了20几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史才军的圆梦故事。

 

 对话史才军中国水泥混凝土“奥林匹克”的圆梦人图文     “立志在国际水泥混凝土领域占一席之地”     记者:是什么契机使得您和国际水泥化学大会结下不解之缘? 史才军:1992年9月,我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系材料专业博士学位的第三年,前往印度新德里参加第九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在那里,南京工业大学杨楠如老师带领的中国代表团正在准备申办下一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代表团邀请我在会议期间担任翻译,并一起准备申办工作。当时中国还是有希望获得举办权的。但是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印度主办方却告诉我们,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我们输给了瑞典Charms大学的一个研究员递交的申请,仅仅一票之差。   记者:这个结果给您和代表团很大的打击吧? 史才军:是的,感觉非常窝囊。过去的十几年里,我也经常回国,目睹了中国的水泥混凝土材料研究的发展,许多中国学者在做基础研究的同时,也做了很多工程项目。但是可能由于语言的障碍,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不多,因此与国际的交流和合作也比较少,世界并真正了解中国。   记者所以这也使得您产生了回国的念头? 史才军:走了很多地方,一直让我魂牵梦萦的还是祖国,我希望能够帮助咱们国家在国际水泥混凝土领域占一席之地。2008年初,我辞掉了在美国的工作,全职来到湖南大学工作。2009年在成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后,我被聘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的水泥基材料首席科学家和特聘教授。这以后,可以说我更直接走在了圆“奥林匹克”梦的路上。   “我有98%的把握”     记者:四次申办都铩羽而归,可以说形势并不乐观,听说当时连中国建材联合会的张人为会长都曾打过退堂鼓,觉得不适合再去申办,您为什么仍坚持继续申办? 史才军:是的,为了申办国际水泥化学大会,我国水泥科技工作者付出了长达20多年的艰难努力,但四次都没有成功。2007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上,西方国家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虽然中国的已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产量连续30年居世界第一,占据全球产量60%以上,但是“只有技术,没有科学”,而国际水泥化学大会是科学的大会,不适合在中国召开。这些评价使大家都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 2009年,回国第二年,我找到张人为会长和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的姚燕院长,建议第五次申办。张会长认为,目前的情况我国不适合再去申办,还是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好,把自己举办的国际会议搞好。我和他们说:发达国家基础建设基本完成,加之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对该领域的科研经费支持越来越少,而我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对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全球水泥与混凝土科学研究的交流重心正在向东方缓慢转移。我们改进申报方式,还是很有希望的。张会长问:“你有多大的把握?”我说:“98%以上”。我把自己想好的申办方案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为了集合国内最大优势,确定了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和中国硅酸盐学会为申办单位、姚燕为申办组长。   记者:您回国后,邀请了英文期刊CCR(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的主编Karen Scrivener教授到北京、南京、上海、武汉、长沙及广州等地进行CCR稿件写作和投稿的巡回讲座和交流,在2009年和2010年先后组织第二届自密实混凝土国际会议和第一届化学激发胶凝材料国际会议,邀请第十三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主席Angel Palamo等国际知名学者作大会主题报告,这些举措都是在为2011年的第五次申办做准备吗? 史才军:是的。当时我国投到CCR的稿件虽然很多,但文章的质量不高,能发出的文章非常少。Karen Scrivener是水泥化学领域的国际知名教授,他的指导使得我国学者对拟写高水平英文论文的理解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也能让他们对我国的科研工作和水平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记者:相比前几次申办,第五次申办在准备申请材料时,有什么改进? 史才军:与往次不同,这次中国建材总院和中国硅酸盐学会作为主办单位,联手进行了精心筹备,在申办报告书、展览、申办片、陈述报告、答辩等方面做了充分细致的工作。基于前几次的申办经验和前几年与外国专家交流的感受,在准备申请书时,我建议把重点放在我国在过去水泥和混凝土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和成果,而不去强调我国水泥混凝土生产和消费。为了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我国水泥混凝土的科学研究、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请了专业的编导人员制作了一个申办短片。   记者:据了解,第十三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上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名代表参加,当时会上的申办情形是怎样的? 史才军:7月6号下午,在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的马德里文化中心的申办会议上,有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四个国家申办,我们是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第三个出场的。姚燕陈述申办报告,我负责阐述中国水泥科研成就及下届会议组织方式,我们俩和香港科技大学李宗津教授共同对选举委员会委员所提问题进行解答。经过激烈角逐,我们以大气、真诚、实力和水平征服了评委,以绝对优势胜出。 我记得当大会主席Angel Palomo教授宣布“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将于2015年在北京举办”,那一刻,全场一片沸腾啊,在场的数十名中国代表高兴得都呼叫起来了。我从Angel Palomo教授手中接过举办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的证书时,心里既高兴,又激动。中国水泥混凝土科学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记者:同样也值得高兴的是您在大会上做了主题报告,成为了1992年以来第一次应邀作大会主题报告的中国学者。 史才军:是呀。这份关于碱激发水泥的分类和特性的主题报告论文在2011年第7期CCR上发表以后,连续5年成为该期刊下载最多的论文之一,随后连续三年都是该期刊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学者们的好评也是对我能力的认可,成为我在这个领域更进一步的动力。     对话史才军中国水泥混凝土“奥林匹克”的圆梦人图文     “现在能跟国外大科学家对话的中国科学家已经很多了”     记者:终于申办成功了,之后的工作是不是轻松了些? 史才军:更忙了。从西班牙回来后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国际水泥化学大会的准备中,任务非常之重,时间也非常紧迫。而且紧接着,第8届国际水泥和混凝土研讨会也要在2013年进行,甚至有人说不如把研讨会取消,把时间腾出来准备国际水泥化学大会。我却觉得,如期举行不仅可以为国际水泥化学大会提前练兵,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国际上的学者对我国的认识以及相互交流。最后研讨会还是如期在南京召开了。   记者:如何练兵? 史才军:我对国内提交的100多篇论文以及PPT报告进行评审和修改建议,并且邀请来数十名国际上不同研究方向的知名学者做主题和邀请报告,他们还对国际学术委员会组成、大会主题报告和会议组织提了一些很好建议。 之后,我们还确定了国际学术委员会的组成。在2014年3月进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委员会会议上,对大会的主题、主题报告人选、报告时间安排、论文的评审等进行讨论,最终敲定大会的主题是“低碳水泥与绿色发展”。   记者:2015年10月13日,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包括全世界水泥与混凝土界“大腕”在内的1000多位科学家将聚首北京。这是自1918年国际水泥化学大会诞生以来,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专家学者们有什么评价? 史才军:RILEM的前任主席、南非的Mark Alexander对我说“我觉得在以后的国际水泥化学大会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比你们办得更好!”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以及对我们的肯定!   记者:当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2号厅宣布第十四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胜利闭幕,有何感受? 史才军: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在会议期间,我每天4点到5点钟就醒了,无法入睡。就想着每天的议程和要关注的事情,心想决不能让会议出半点差错呀。闭幕式结束后,我回到宾馆的房间,躺在床上,感觉到筋疲力尽。但是激动和自豪的心情久久都无法平静啊,终于为中国水泥混凝土科学家们圆了一个完美的梦!   记者:现在据大会成功举办已过去近半年了,回想起来,您认为大会带给我国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史才军:我认为,不论是大会的主题选择还是中国科学家在大会上展示的高水平研究,这些都让国际水泥科学界更了解中国,也非常完美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水泥科学技术的水平。现在能跟国外大科学家对话的中国科学家已经很多了,我国水泥与混凝土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得到迅速提升,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人物名片】史才军,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组部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美国混凝土学会(ACI)、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国际材料和结构实验研究联合会(RILEM)及加拿大国际标准学会(CSA)中多个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因其在工业废渣及水泥混凝土材料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在2001年当选为国际能源研究会的会士。2007年当选为美国混凝土学会的会士。史才军也是首位两次在国际水泥化学大会上作主题报告的华裔学者。  

 

责任编辑:李妍蓉

上一篇:致公党省委专职副主委向佐谊一行来校调研图文
下一篇:“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专场发布我校青年手抄党章第65天活动图文
(作者:佚名 编辑:湖南大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荐学院

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