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南高校

人物王炳炎让时间说话的画家

时间:2016年09月15日 信息来源:湖南理工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王炳炎:让时间说话的画家



 

1984年,王炳炎33岁,他的《胜似亲人》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这已经预兆性地奠定了王炳炎在中国美术界的不俗地位。作为中国美术的最高荣誉,与他同届获奖的贾又福、吴冠中、常进、刘文西、冯大中等人,当时已经是美术界的大咖。

今年8月22日,湖南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员聘任仪式上,王炳炎教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聘请为省文史馆员,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豪为他颁发了聘书,使得许多人将目光投向这个多年来潜心丹青、甘于寂寞的艺术家,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字早已成为中国美术的一个品牌。


王炳炎作品:指甲油


 

扎在土地里的根性

 

第一眼见到王炳炎教授,他在马路对面向我招手。黑色棉质汗衫,灰色棉麻长裤,蹬着一双黑色布鞋,看起来与马路上的其他老人并无二致。头发已有灰白,但眼睛是亮的。

青年时期的王炳炎,一边与生命抗争,一边奋发沉潜。由于王炳炎的下乡、招工、上学、调动、教学等多重人生经历,写生观里常常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志。

17岁的王炳炎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来到了湘西插队。湘西的青山绿水对城市长大的他,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湘西淳朴热情的乡俗民风,也在时时感染着他。湘西这片热土深深地成为王炳炎的记忆,无论是这里的山川风光,还是乡村民风、歌舞音乐,都给他留下深深的烙印。
    除去单纯的写生,王炳炎的许多作品,《胜似亲人》、《草船借箭》等,被选入了小学课本,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配以精美的课文,成为启蒙后生的典范。

    长白山兵器接待站站长是王炳炎的朋友,站长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指着语文课本里的一幅插图:“这是我老爸的哥们儿画的!”同学们当然不相信,哄堂大笑,就连老师也哭笑不得。直到有一次聚会,这个小朋友粘着王炳炎的要合照,又从书包里拿出课本要他签名,才肯罢休。

    住在长沙二环的王炳炎夫妇,被现代化的大楼环绕,家中的装修却十足地古色古香。花园一样的阳台挤满了绿色,偌大的客厅摆着一套红木家具,一整面墙是收藏的花瓶古董,博古架上放着茶具和茶宠,入眼的每一个缝隙都有王炳炎的收藏。

    “这些都只是业余的小爱好。当你喜欢这些玩意儿,其他的东西就都看不上了。”王炳炎一边用沸水反复相沏茶叶,将茶倒入青瓷,一边笑着说,带着一种长者特有的慈祥和开阔。

    谈到艺术创作,王炳炎坦言自己深受法国芭比松画派米勒的启发,像米勒的名作《拾穗者》和《晚钟》,这类伟大作品都是根植于当地的传统生活,画面虽然只是描绘了普通农人的劳作,但却具有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安详的宗教感,这种画面所传递的情感远远超出劳作本身。通过绘画唤起观众对人性的纯朴真挚、民众的勤劳朴实的共鸣与震撼。于是刻画一种根植于平凡生活,却又能深入打动人心的美就成了王炳炎的艺术追求。

    “你来看看我的画室吧。”跟着王炳炎先生,我看到了一个狭小而整洁的画室:一个塞满了艺术画册的书柜铺满整面墙,不同规格的画笔和各色颜料盘规规矩矩地摆在桌面上,创作到不同阶段的作品也小心地分类叠放在柜子里,每件物品似乎都在它该待的地方。实在令人很难想象,那些让后辈们望尘莫及、蕴含着生命律动的艺术之花,是从这样一个毫无个性的房间中缓缓开出。

    指着画板,王炳炎向我介绍本周着手的一篇底稿——那是两个傣族女孩挑水的日常。对久居喧嚣闹市的现代人来说,土地、月亮、稼禾、虫鸟这些简单的东西才是真正根性的东西。

    “不知道是不是到了一个阶段,我最近的思维很活跃,对许多生活细节中散发的美感异常敏感。”

    说着,他突然把画板拿起来,左看右看,退后看靠近看,甚至拿起放大镜观察局部的细节,接着用手中的铅笔将傣族女孩身后的一篇芭蕉叶又加了一根纹路。

    这个动作,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坚不可摧的“得失论”

 

    65岁的王炳炎,有45年是在底层度过,靠自学走上艺术道路,选择的是需要“扎硬寨、打死站”的工笔画,并且取得如此不俗的艺术成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炳炎饱受经济拮据之苦,备尝艺术成就与艺术声名不一致的尴尬。

    而绘画美感的养成,也关乎画家本人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这种经验是幸福与苦难的联袂与交织。这就是王炳炎眼中的“得”与“失”。
    饭后散步,路边的美人蕉开得正盛,王炳炎突然俯着身子停下来,头也不回地对我们摆了摆手。

    “王老师这是发现了素材,他让我们先回去,不要打扰他,他经常这个样子。”王炳炎的爱人杨女士笑着说。

    对于生活的美,王炳炎练就了敏锐的观察与捕捉,也决定了他对朴素、自然的美感追求。

    王炳炎在业内有两个外号,“获奖专业户”和“苦行僧”。“获奖专业户”自不必多说,山峰似的荣誉可以说明一切,而“苦行僧”指的是他在艺术创作上的废寝忘食。

    “有一次为了赶一副画,我四天四晚没有睡觉,除了必要的饮食和如厕,我没有出过画室的门。”

    这种情怀使他的才华与执着,得到全国工笔学会会长林凡先生、湖南工笔画大师陈柏一先生等人在艺术上的认可。

    他本可以得到很多荣誉,几十年里,无数协会想让这个能量超大的小老头当会长,他都回绝了。

    “那对我来说都是无益的东西,对我的创作无益的东西我不会花精力去搞。”

    同样的,他也婉拒了许多知名媒体的采访。

    “喧哗吵闹的宣传让人不安”,接着,又耸着肩膀摊着手说,“当然,我也不喜欢总是搜肠刮肚地回忆啦。”

    另外,两次性命攸关的大手术和创作路上的无数曲折,让王炳炎的“得失”理论更加坚不可摧。

    他拿起桌子上的一包餐巾纸。“如果你一生的追求只是这一样,那你就只做好这一件事就行了”,他又照着桌子比划了大小。“如果你想你要追求这么多,那你失去的会更多。人的精力有限,太大的福分是消受不起的。”

    “我追求美术,就只埋头做好这一件事,好坏由他人去说,时间会给出答案。”

 

是画家,也是老师

 

    画家之外,王炳炎是湖南理工学院美术系的教授,退休之后,还在北京文化部所属的现代工笔画院授课,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虽然王炳炎说:“画家是追求,老师只是工作。”但在老师的工作这一块儿,王炳炎是一点儿也不含糊。为人平易、教学严厉是学生们对他的最大感受。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扶持贫困生已成常态。在每个月工资只有二十元的时期,他依然坚持免费的业余辅导和现金资助。

    另外,支援湘西是王炳炎一直不曾间断的事业。“以前是坐车驼着物资一路颠簸着过去,现在是开车载着物资一路颠簸着过去。”

    五年前,王炳炎的六十大寿,他的桃李们纷纷从外地赶来祝寿,没有赶来的同学将祝福语录制成光盘在大厅墙面上播放。

    在祝寿的传统习俗中,儿辈孙辈的跪拜是必不可少的礼节。令王炳炎夫妇没想到的是,紧跟着儿子孙女的跪拜后,在场的学生念着“同师同父”也跪了下来。

    “说实话,很震惊,也很感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不知道说什么好。”王炳炎回忆这个场面时说道。

     这是献给老师淳朴和真诚的礼赞。

    王炳炎低调了大半辈子,他本来是扎眼的、光芒的、能在人群中被别人一眼认出、一下记住,却愿意收敛自己的光芒、低下下巴。

    然而时间会说话。这么多年来,王炳炎在美术界屹立不倒,工笔苦吟,坐得冷板凳,做出那样扎硬的静美。绝无脱离生活的、夸张的欢快或做作的悲伤。这种节制,使王炳炎画笔下的女人形象具备了莱辛所言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王炳炎的创作生涯就像在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原载第286期《湖南理工学院报》3版 学生记者/陆欢) 

 


【责任编辑:楚霖】

上一篇:我校78级物理系校友返校举行毕业三十五周年同学会
下一篇:政法学院着力提升新闻宣传工作实效性
(作者:佚名 编辑:湖南理工学院)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荐学院

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