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南高校

辉煌十三五信息学院奋发有为巧施策 学科专业双丰收

时间:2020年12月19日 信息来源:湖南理工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五年来,新增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五年来,新增省级科技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3项)、省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另有2020年度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1项)通过专家会评已公示;

五年来,新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专业综合评价A等专业2个(分别排名全省第4和第5),1个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获受理,主持完成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

五年来,新增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支、省杰青1名、省青年骨干教师3名、省教学能手2名、市巴陵青年英才2名;

五年来,教师新增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5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自科基金项目20多项,科研项目进校经费将近全校五分之一;

五年来,教师和研究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Carbon》《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五年来,本科生和研究生获各类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数十项,特别是2017年、2019年连续两届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4项、3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分别排名全国第13位、15位,均居湖南榜首。

五年来,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团队、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高校党建双带头人标兵、“湖南好人”、省“百佳大学生党员”等省级以上奖励和荣誉数十项…

谈到 “十三五”以来信息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院长李武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取得上述成绩,首先得益于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当然也离不开学院一班人的齐心协力,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和持续推进”,党委书记甘向阳说道。


谋定而动讲章法 凝心聚力勇前行

2016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校领导班子换届,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学院领导班子换届。面向学校新提出的“建设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面对学院前两届班子带领全院所打下的较好基础,面临学院原班子只有2人留任的现状,作为学校重点支持的信息学院,如何快速实现平稳过渡,如何进一步凝心聚力、继往开来,如何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为学校发展作贡献,成为摆在新任院长李武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作为学院院长,我觉得我的职责应该是科学做好顶层规划、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全力争取外部资源和身先士卒模范引领四大方面”,他一直坚持在这样的总体定位下开展建设管理学院的各项工作。

在学校的关怀与全院老师的支持下,学院班子顺利完成换届。新一届班子迅速进入状态,研究确立了“以人才培养立院,学科科研兴院,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团队建设为核心,显性指标为重点,抓大促新,鼓励和支持全院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以不同形式为学院发展做贡献,促进学院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发展思路,明确了“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在学科和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多个指标达到国内新升本科院校的信息学院的先进水平,为学校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做重要贡献”的奋斗目标。

2018年初,学校将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原计算机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两院发展基础不同,建设目标和任务不同,建设和发展思路理念不同,管理运行模式不同,教师数量多、博士少、结构不合理,本科专业多、学生人数多,场地分散等诸多问题再次摆在合并后的学院班子面前。学院班子通过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科学论证,快速实现了两院深度融合。

一是明确发展思路。根据学校和学院发展的新情况,研究确立了学院建设发展的“243”总体思路,如图1。

 

图1 信息学院建设发展总体思路


二是重组内部机构。根据各自特长对班子成员进行了重新分工;对行政秘书、教学秘书进行了重新分工;重新组建了学术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统筹考虑2个本科专业停招以及公共计算机教学改革等因素,撤销了停招的2个本科专业教研室,重组了6个招生本科专业教研室和公共计算机教研室,调整了教研室主任。学院内部主要管理机构设置,如图2。

 

图2 信息学院主要内部管理机构


三是统一管理模式。根据上级和学校相关文件要求,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与重要事项议事决策办法》为总纲,研制和实施了《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会议制度》、《学术委员会章程》等系列内部制度,统一了管理运行模式。同时,为方便集中管理,统筹调整了学院领导、行政秘书、教学秘书、辅导员办公室、各教研室办公室,以及各学科方向团队和产学研团队工作室。学院主要内部管理制度,如图3。

 

图3 信息学院主要内部管理制度


通过科学的顶层规划与设计,信息学院实现了持续、快速、高质发展,尤其是在省级科研平台、省级科技成果奖、本科专业建设、学科竞赛、党建学工等方面屡创纪录,成绩突出。因而,2016年以来,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及合并后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连续4年获评学校年度工作先进单位,自2018年实现目标管理以来又连续两年获评学校目标管理A等单位。


平台团队齐并进 学科建设成效显

“为了建设学校首批三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之一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2009,学校将原计算机系、物电系、机电系部分师资和条件合并,成立原信息学院。2018年,学校又将原计信息学院与原计算机学院合并,应该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创大升博工作。因此,必须时刻牢记信息学院为学校学科建设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学院班子一直这样警醒自己。

“十二五”期间,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成了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厅级平台和团队,取得了一定建设成效。但对照学校“十三五”创大升博的发展目标,真正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还是空白,有较高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极为缺乏,有显示度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也寥寥无几。如何突破上述困境,快速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成为院长魂牵梦绕、心心念念的一大问题。在与学校主要相关领导多次沟通交流后,形成了“团队和平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团队凝练方向,团队促成平台,平台产出成果”的学科建设理念,多措并举抓平台和团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引育并举壮队伍。首先,充分利用学校政策,想法设法全职引进博士;其次,积极主动与高层次专家和相关人员联系,不求所有只求所用,进行柔性引进和聘用;第三,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发动、支持和督促年轻教师赴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博士后研究、较长时间访学或到重要机构兼聘。

仅以张国云副校长带头的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研究团队为例,2016年以来,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引进年轻博士4名;聘请中组部青年千人中山大学李军教授为校“南湖学者”,将IEEE Fellow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Antonio J. Plaza教授成功申报为我校第一位湖南省“芙蓉学者”讲座教授,力图为该团队学术研究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何伟于韩国湖西大学博士毕业回团队,在学校的关心下涂兵博士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兼聘半年,吴健辉、涂兵和何伟三位老师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组团赴美访学一年归来,赵林博士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将于明年赴美访学。团队力量逐步扩大,研究实力稳步增强。2016年以来,该团队新增省杰青1名,建成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新增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进校经费将近1000万元,发表SCI期刊论文近50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2019年获批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取得显著成效。

 

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二是校企合作搭平台。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各个学科团队基于自身研究基础,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与相关企业进行长期、广泛和深入合作,通过学术骨干较长时间驻企业锻炼或兼聘、技术联合攻关或承接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等方式,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016年,基于与湖南千盟工业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合作,针对信息学院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实际,张国云、李武等人深入分析当时情况,并与相关主管部门积极沟通,科学设计申报方案,精心组织申报材料,以郭观七教授为负责人,大胆申报了“复杂工业物流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最终顺利获批,成为全校第二个省重点实验室。进而,长期合作研发的技术成果“基于感应无线的移动机车定位技术及智能库房管理系统”2018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该实验室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

2017年,学校以人事代理形式聘请了国防科大军转自主择业的10多名40岁左右的博士,成立了军民融合研究院。面对他们大都正在自主创业,难以有时间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研究的现状,如何充分利用这批军转博士的资源,为信息学科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又成为了学院面临的一大问题。经过认真分析和研判,李武提出了以共建平台为抓手,持续推进产教融合的工作思路,并委托副院长杨志和专门负责组织实施。在与他们多次深入探讨与洽谈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想方设法争取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2018年,分别以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研究团队、物联网技术研究团队为主体,与他们所创办的湖南拓视觉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基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合作,成功获批“三维重建与智能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应急通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下了一个学院一年内获批两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的纪录,为学校首次成功争取到发改委系统的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同时,依托这些平台,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之共同研发的“应急通信系统中宽带自组网关键技术”2019再次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针对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点建设学科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方向学术骨干分布于信息和物电两个学院,缺乏科研平台支撑等问题,院长主动、果断提出:由信息学院牵头,申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面对当初主要成员不太积极、设备和场地主要在物电学院、化工学院同期申报另一省重点实验室等困难和不利因素,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物电学院的通力配合下,他身先士卒,主持规划申报方案,亲自设计申报书撰写思路和内容,密切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狠抓申报材料、会评答辩、现场考察等各环节,最终顺利获批“信息光子学与空间光通信”湖南重点实验室。至此,终于实现了该学科4个学科方向均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的目标,同时完成了学校将先进光学研究所升格为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夙愿。

 

复杂工业物流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举行


三是精心培育出典型。注重优秀年轻骨干培养,为年轻人成长引路子、搭梯子、压担子,成效显著。以涂兵博士为例,在学校和团队带头人张国云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推荐其跟随湖南大学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李树涛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柔性聘请国际知名学者中山大学李军教授、IEEE Fellow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大学Antonio J. Plaza教授对其进行专门指导和帮助;从设备条件、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学生配置等方面给予特别支持;在科研任务、学生培养乃至党建团建中赋予重任。2016年以来,涂兵主持获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40多篇,其中中科院一区6篇、二区17篇、ESI 1%高被引论文3篇,获国家专利13项,获省技术发明三等奖,入选省杰青、市巴陵青年英才;指导的学生获学科竞赛国际奖10项、国家级奖5项,获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4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名、提名1人,负责的IIP创新实验室团支部和党支部分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和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教师涂兵正在指导学生


以本为本重实干 专业建设捷报传

信息学院长期坚持以本为本,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十二五”期间在本科教学平台建设和专业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进入“十三五”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如何主动应对新技术引领下的新业态,培养符合信息产业急需的新工科人才?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后,如何主动应对生源质量提升和培养期望更高的新形势,加快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两院合并后,如何主动应对本科专业数量多类别广的新局面,优化专业结构?这些都是信息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必须面对并有效解决的关键问题。

 

信息学院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电子学科组年会上做报告


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学院班子成员多次研讨,形成了“一套方案当起点,四大抓手为核心,两种投入做保障”的本科专业建设总体思路。为优化学院专业布局,停办信息工程和网络工程专业;构建“电子信息大类”和“计算机类”两个专业群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新增《人工智能现代方法》、《数据分析技术》等10门院选课程;采用课程改革、学科竞赛、创新训练和产教融合四大关键抓手;通过大力争取学校经费投入,并优化学院资源投入,保障培养方案和举措的有效落实。经过五年的建设,取得了以4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专业综合评价A等专业、1个专业认证申请获受理等显著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一是深化课程改革。为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应对一本招生,学院根据各教学平台项目建设内涵,研制发布《信息学院本科教学项目选题指南》,设立院级课程建设项目,先后分4批次共计立项资助30余门重要课程以团队形式开展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OBE理念+自制实验设备+现代信息技术+工程案例”的立体化课程改革模式。近年来,陈松、李文彬、易学良、谭用秋等老师组织带领学生团队,自主研发便携式单片机实验系统、EDA综合实验开发系统、电路与系统综合实验平台、程序设计类课程学习练习考核一体化系统、公共计算机课程学习考核一体化系统等教学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650台套,部分自制教学仪器设备被省内高校采购使用;研制工程案例训练项目100余个;教师出版工程类特色教材4部,建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2016和2019年,管琼和李琳参加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先后获得省级一等奖,并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2019年,《电子工程实训》“四自兴趣驱动”教学模式入选教育部高校实验教指委组编的《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典型案例汇编》。

 

青年教师管琼和李琳获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二是做强学科竞赛。为增强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参与竞赛训练的比例,在培养方案中设立学科竞赛学分,安排专兼职指导老师,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改扩建近500平米竞赛训练场地,新增近600余万元实验设备,设立电子技术创新基地、软件信息技术创新基地、IIP创新实验室等专用全开放的竞赛训练场地,长期开展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程序设计、互联网+竞赛训练,学生参加校级以上学科竞赛规模达1200余人/年。2016年以来,本科生获省级以上重要学科竞赛奖励近200项,其中国际和国家一等奖13项、二等奖42项,省级一等奖22项。特别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连续两届(2017和2019年)国家一等奖数量排名全国第13和15位,均居湖南省高校首位。2020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TI杯专题邀请赛国家一等奖1项(全国仅6项)。

2019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和指导教师在总测评现场


三是推行创新训练。为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学院推行“4321”创新训练和本硕协同培养。即依托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创新基地和校企合作基地4类平台,采用集中指导、自主训练和项目驱动3种方式,分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2大方向,达到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这1目标。2016年以来,学生主持国家级、省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余项,在《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物理学报》、《光子学报》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

 

学院班子成员和骨干教师赴合作企业推进产教融合工作


四是做实产教融合。为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新工科人才,努力寻求学院与企业的需求结合点,创设了一套“四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商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平台、共育教师团队、共施教学过程,形成校企育人用人共同体。2016年,学院与企业联合共建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实践平台4个;多个专业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尤其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学生基本实施半年以上的企业实践,通过顶岗、参与技术研发、参与企业运营管理等方式提升实践能力;教师承担企业委托技术类项目多项,年均进校经费1000余万元,应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图像处理、物联网技术等多个教师团队从大一开始吸纳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进团队,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合作企业专家来校教授《电子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等课程,培养学生从社会、环境、经济、法律、伦理等方面考虑和实施工程问题的综合意识和素养。

 

党建学工善协同 示范效应日益强

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格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明晰全过程思想引领导向。着力构建“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团队。选派辅导员参加教育部等思政专题培训16次,徐丹曾作为全省30位成员之一参加“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学院辅导员团队荣获湖南省优秀辅导员团队称号。在学校辅导员技能大赛中,学院两次以全校总分第一获评“优秀组织奖”,2人获省辅导员基本技能赛初赛冠军。辅导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省思想政治教育等课题26项;发表党建与思政教育论文17篇;获省思政论文、工作案例一等奖4项。同时,大力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选拔党性强、业务精、肯奉献的年轻博士和辅导员老师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学院获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高校党建工作“双带头人”标兵、学校“十佳党支部书记”、优秀“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对象各1个。学院党建工作多次在学校七一表彰等活动中做典型发言,多次获省党建专家高度评价。

 

教师第二党支部获评湖南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


二是创新基层组织模式,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学院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推进第一、第二课堂全员协同育人举措。在学生相对集中的IIP创新实验室、创新创业训练基地等实验室建立团支部(全省首创),发挥团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支部以党建带团建,遵循“传、帮、带”原则形成跨年级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在专业实践培养方面围绕“实践创新力”、“科研创新力”、“核心素养力”培养支部成员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强化价值引领,以走进心灵做教育、走进社会做奉献、走出校园树形象的“三走”理念为指导,解决好学生在多元思潮中突出核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18年,学校官网以“为了让旗帜更鲜艳—信科学院IIP创新实验室团支部党建带团建工作纪实”为题报道IIP创新实验室团支部事迹;2019年,IIP实验室团支部获评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团省委副书记谢君毅、钟娜同志亲临实验室考察;2020年,IIP创新实验室团支部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IIP创新实验室团支部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三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强化全方位道德模范引领。成立了以优秀留守大学生为主体的“爱﹒雏鸟”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构建5432服务体系、打造“n+1”精品课堂、创新“1对1”结伴模式,助力留守大、小学生精准结伴成长,有效解决了学院路社区及周边贫困村留守儿童放假、放学后的难题。团队获评2019年全国“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团队(湖南唯一获奖高校)、2019年“互联网+教育”大赛“全国百强实践团队”、湖南省2020年“雷锋杯”志愿服务品牌“百强项目”,并获湖南省第四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留守儿童类高校组第一名),实现了我校留守儿童类志愿服务项目获奖的新突破。

 

信息学院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湖南省志愿服务赛金奖


学院还出台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困生帮扶制度》,建立了朋辈帮扶机制,积极对接班主任、班级导师,实施“精准帮扶”志愿服务计划,做到关爱成长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真正将思政工作落到实处。学院获学校2020年“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立项建设;吴岳芬等教师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陈松、周小强老师被评为学校“师德十佳”;学生张晓飞、何丹冰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周承乐获评“新时代向上向善湖南好青年”,为九岁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党员叶晓卉荣获“湖南好人”称号,姚世鹏等同学获评湖南省“百优大学生党员”称号;道德模范引领成效突出。

 

家长赠送“为人师表模范 培根铸魂榜样”锦旗


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红网曾以“最美好的大学毕业纪念”、“湖南理工学院:不遗漏一个学生,精准帮扶践行‘三全育人’”等为题专题报道了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回望“十三五”,信息学院创大关键指标屡创纪录,人才培养工作捷报频传,党建学工工作亮点纷呈;展望“十四五”,信息学院将继续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地位,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行!

(责编/田夏    初审/司念伟    终审/王庆华 )

上一篇:文坛大家进校园 对谈乡村题材写作
下一篇:湖南省第十三届研究生创新论坛“自制教具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论坛举行
(作者:佚名 编辑:湖南理工学院)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荐学院

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