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新闻频道

敢为人先的良师益友----访湘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先友教授

时间:2016年10月27日 信息来源:教育厅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湘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先友教授。


细雨微凉的10月中旬,王先友教授的办公室清新幽雅,净洁如素。待我们一落座,王教授便亲切地为我们泡了茶,在茶与花的热情里,我们开始了这天的访谈。

“我是一名导师”

科研成果丰硕,源于脚踏实地

在见到王教授之前,我们了解到王教授的学习工作经历之丰富,所获成果荣誉之丰硕,以及名誉口碑之丰盈。“这些成果是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课题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完成的。”他总是谦逊和善,先人后己。王教授谈到,我的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在化学学院,这些年来化学学院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定位准确,致力于培养一流人才,取得一流成果。我所做出的成绩,所取得的成果,与这个好的氛围密切相关。同时,还都缘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准确定位。做科学研究一定要明确做什么和为什么做,只有准确定位才有目标,有动力,才能形成自己的科研特色。我的科研出发点首先是瞄准国际前沿,根据国家需求,有目的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创新,有需求才有价值,工作才有动力,才有意义。

二是严谨治学。科研工作者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有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而且要有远大理想和雄心壮志,一切都需从零开始,从平凡起步,扎扎实实,锲而不舍,要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去追求去积累,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三是求真务实。做科研工作的人,既要有远大的抱负,又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一切科研成果都源于老师和同学们脚踏实地,认真钻研的严谨态度。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要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和取得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先要沉下心来,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积累,改变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四是学会做“两栖动物”。要做到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两不误,既能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发现,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跟跑、并跑,力争在部分领域领跑的效果;同时,由于科研成果转化不但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大学自身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能够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重大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国家,回报社会。

培养质量提高,需要国际视野

王教授曾以访问教授的身份去过以色列、西班牙工作,并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全职教授。谈到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王教授有这么几点体会,而这些也正是我们国内的教育事业者和同学们应该学习的:

一是国外的学术氛围更加活跃,机会更多。经常有一些学术沙龙、研讨会等活动,并常有一些名师、大家的学术报告,可以开拓视野,更容易把握学科前沿;二是国外的研究生受外界因素干扰更少,更能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因为一流成果的取得,一定是建立在对问题持续的关注和默默坚持的基础上,很多重大科研成果,大都基于一个重要思路的提出,因此发现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显得更重要,而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基于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持久观察与思考的结果;三是研究生主要任务是研究、创新、工作,所有的学习都为创新服务。国外的师生之间更像是同道的朋友,师生之间无拘无束,学术上完全平等,研究上的交流更加流畅自然且高效,因此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创新服务中;最后,国外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开拓创新,总是怀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去动手实践,去开拓视野。

科研能力如何,细心培养是第一要务

“科研是需要尝试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在不断尝试之后,也许你都会怀疑自己,甚至感觉走投无路,不得不做另外一些尝试,其实你大可不必沮丧,当你发现“走投无路”的时候,正好说明你已经知道有很多条路不能走,你已经看透了很多事物的本质,你会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成功必定属于你。当下研究生面对科研任务之艰巨,科学实验之繁重,尤其在研究失败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时很容易消极沮丧,自暴自弃。王教授的这番话,无疑给研究生同学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使我们安定好自己浮躁的心,迎难而上,越挫越勇。

王教授还特别强调学术氛围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王教授的课题组会以两周一次的频率定期举行组会,每次讨论都会请同学们分享新近了解的学科前沿知识,报告自己的实验进展或者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还会请外出参加国内一些学术研讨会后回来的同学作报告,以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在此期间,王教授也会参与其中,细心聆听,平等交流,学习氛围浓郁温馨。

除此之外,王教授对学生情商方面的培养也十分重视,他认为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同学们学会面向社会,提高与人相处、愉快合作的能力。科研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情商的提高有助于科研的发展。


“我是一名研究生管理者”

人才培养是目标,科研自省是常态

王院长提出,研究生培养既是学校的事,也是学生自己的事。我们从小学起开始读书一直到现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已经成为人们所说的高级知识分子,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诚然学校有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和义务,但研究生的自我发展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对此他向研究生同学们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心智要更为成熟。研究生同学们首先要明确读研的目的,仅仅为了功利性目的来读研的同学是不会有突出的科研成就的。作为一名研究者,要做到有理想,有抱负,心态积极,不断提升科研素质和业务水平。

其次,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能力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最根本的是思想素质。研究生同学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对所从事的研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工作态度要端正、积极,遇到困难能够坚持不懈直到解决问题,人际关系和洽,保持健康体魄。

此外,取得科研成果要通过正常的途径。研究生不但要认真从事科研工作,还要学习怎样做科研、怎样做人、怎样思考。王院长语重心长的告诫我们:要先做人后做事,先成人后成专业人。为人要立信,而道德和学术道德是研究生同学们立信的基础,因此论文抄袭、学术造假等学术诚信问题是同学们应该坚决摒弃的。

最后,要广为涉猎各学科文献,拓展知识面。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只了解自己所研究的一小块领域内的知识会使思维很受局限。打好学科基础,广拓学科眼界是研究生同学进步的不二法门。

科研何以突破,创新是硬道理

创新驱动发展,科研强调创新,而如何创新则是研究者们所共同关注的。关于科研中的创新,王院长指引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沉着冷静,持之以恒。

眼观六路,每个学科都是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知识宝库,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有利于积淀创新的土壤;

耳听八方,研究者要学会紧跟国内外学术前沿与现状,了解行业的发展与走向,才能找到创新的源头;

沉着冷静,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心浮气躁,缺乏耐心的人不可能有所创新与创造;

持之以恒,努力将创见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创造出利于社会,推动发展的新成果,而这需要研究者们不懈的追求和坚持。

方向往何处去,学而不思则罔

“揠苗助长者能助苗吗?不能,所以我们做科研时也要多问耕耘,少问收获。”王院长认为要耕耘好学校科研发展这块土地,就要把握好如下四点:

第一,科研一定要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学习、研究、创新、服务,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为促进国家的科技进步服务,同时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这样的科研才有意义;

第二,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湘大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要努力发展一个或多个为社会所认可的特色学科,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第三,学校应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建设。湘大目前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还比较少,这对学校的科研发展和高水平成果的取得有一定影响。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如此良机之下,学校应该积极地“走出去”,与其他高校联合,参与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争取更多的国家支持,从而推进我校的科研发展;

第四,加大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学校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将二者结合,使学校的教师队伍和师资力量大增,现代社会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对学校整体科研发展与科技进步有重要意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教授谦虚的和我们玩笑着说:“我们做学问、做研究的,十年书还是要读,我谈的这些不一定全对,你们就随便听听,不要放在心上。”这就是在科研上敢为人先,生活中可爱可敬、亦师亦友的湘潭大学王先友教授。(文/李玲 李晓燕 摄/上官文丹)


王先友教授简介:

王先友,男,1962年出生,湘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湖南省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of Mexico (UNAM)教授,《电池》、《电镀与涂饰》杂志编委,美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客座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价专家,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先进科技工作者,湘潭市首批产业科技领军人才,自2014年Elsevier出版集团推出中国高被引学者以来连续二次入选能源领域高被引中国学者。“新能源装备及储能材料与器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换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新型化学电源及电极新材料、太阳能-氢能-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其先进储能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者:佚名 编辑:湖南教育)
上一篇: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熊佳怡在第二届韩国孔子学院代表交流座谈会上发言
下一篇:长沙理工大学开设研究生国际化课程——纽约城市大学汤寒松教授课堂纪实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