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新闻频道

一路向前,求索科研——记湘潭大学博士生周攀

时间:2017年01月15日 信息来源:教育厅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周攀。


周攀在Nano Letters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说起周攀,他的师兄弟们都竖起了大拇指:“无论是在对待学术的态度上,还是在科研成果方面,我们都心甘情愿地叫他一声‘老大’。”

这位“老大”来自于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从孙立忠教授。读博期间,他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Nano Letters上(影响因子为13.779,期刊号为:Nano Lett. 2016,16.6325—6330)。文章中所提出的二维反铁磁自旋极化Chern数绝缘体材料,为未来探索高温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除此之外,他还获得了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内的诸多奖项。

由此可见,“老大”这个称号确实名不虚传。但周攀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走在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上,并能够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而已。


顺其自然·筑梦科研

和许多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而选择深造的研究生不同,周攀在大二大三时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定下了自己的一生追求——科研。

“这个选择是自然而然做出的”他说,“我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分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觉得自己不适合汲汲营营的生活,反而适合需要耐得住寂寞的科研工作。”

发现了自己的向往所在之后,他做出了实际行动。首先就是找到自己真正愿意从事的研究方向,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和擅长的物理专业结合起来。其次就是主动了解学习更深一层次的内容。

每天风雨无阻,早上六点起来,深夜再怀着沉甸甸的知识与思考入睡,他在科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山有路·取勤取变

有人曾将做科研比喻为登山,越深越高,便也越发困难、甚至越发孤独。而世之奇伟险怪,非有志者不能至焉。现在能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周攀,无疑是一个合格的登山者和开拓者。

那么这座科研的大山到底应该如何攀登呢?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周攀来说,这个登山过程取决于两个字:勤和变。

“.......湘大的每一个自习室我都呆过......”他曾这样说。

勤在于勤读论文,勤做思考。学术文献浩如烟海,其中可供攫取品味的优质论文更是数量良多。“想要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就必须深入了解这个领域从前、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认真熟读每一篇对自己研究方向有所裨益的文献。”周攀这样说道,“当受到这样正规的学术训练之后,你就会养成严谨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就以编程中比较简单的数据降维为例。当你谈论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时,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维度的概念是什么,降维的目的是什么,降维的方法有哪些,怎么来实现,不同方法有什么样的局限性,我们用其来解决哪些问题?”

那么这个勤到底需要勤成什么样的程度呢?

周攀自述:“我有这样的一个自用小技巧或许可以帮助到大家,那就是,你能从读到的论文中辨别出作者,能从合作的论文中分析出哪个作者负责了哪个方面。因为你已对他们的研究内容和个人能力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样就算真正读懂了那些学术领头人的论文。”

“变在于转变思路,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尤其对于编程来说,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程序运行的速度等方面具有极深的影响。如果程序出了问题,其实是说明思维有了误区,存在死角。这种时候就需要转变思路,不要用错误的思路去死磕同一个问题。对于其他领域的研究者来说,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


勇于挑战·不忘初心

当然,周攀在科研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曾遇到过山路难行的情况。“那个时期持续了大半年,我写过重要的代码,就是得不出正确的结果,不能和科研界学术领头人的文献相验证。”他说,在做梦的时候都在想着这些代码。

此中的心路历程,百转千回。最后他在和导师的交流学习中、与同行不断往来的交流邮件中、日思夜想的苦学苦练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做科研不要赶数量,虽然这意味着要忍受孤独,因为有些人在一直发文章,但既然想做得深,就要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遇到问题想办法去排解。”

一篇发表在顶级期刊的论文,就是这位勇敢登山者的最佳勋章。


前路漫漫·士当弘毅

根据圆环理论: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就越是觉得不懂的东西多。周攀仍然保持着谦虚的心态,像孩童一样渴求更多的知识。

前路漫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他目前手上就正有两篇论文,还在不断完善,他要在自己喜欢的方向上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博士在科研之路上的孜孜以求、坚持、坚守......(文/刘晓洁 李发国 檀朝桂)


(作者:佚名 编辑:湖南教育)
上一篇:湖南理工学院信息学院研究生培养之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湖南师范大学郑贤章教授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