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湖南高校

廖小平解放思想 加大力度 切实推进我校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16年07月12日 信息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林大网讯】 校长廖小平2009年作为我校“人才强校工程”工作组组长,接受校报记者专访,谈我校人才队伍建设。他分析了我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人才队伍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人才工作要解决的四个关键问题,人才建设的四个总体目标和四项主要措施。这些观点,是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历程。虽然已过7个年头,这些论述对我校人才工作依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现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解放思想 加大力度 切实推进“人才强校工程” 

——我校“人才强校工程”工作组组长廖小平副校长访谈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报331期  2009年6月20日 

作者:刘金环

      

  当前,我校正在全面推进以“学科引领、教育提质、人才强校、管理创新”四大工程为载体的内涵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近日,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学校“人才强校工程”工作组组长、副校长廖小平教授。  

  记者:廖校长,请您谈谈对我校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的总体看法。  

  廖小平:我校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近10年来,我校在学科建设上更是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是因为我校有一支能吃苦、会战斗、素质较好、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他们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可以说学校能具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中心,以及其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就,如果没有一支过得硬的人才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任何成绩的取得,绝对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对此,不论给予怎样高的评价都不为过。在推进“四大工程”的过程中,“学科引领”、“教育提质”和“管理创新”也必需高水平人才的支撑,人才是最关键的,道理既简单又明白:如果没有人才,那么学科究竟由谁来“引领”?教育究竟由谁来“提质”?管理究竟由谁来“创新”?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校目前的人才队伍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顶尖级的教学名师和科技领军人才还严重缺乏,从而严重制约了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和高质量学生的培养;二是人才队伍在学科专业之间的分布还极不均衡,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的均衡性;三是教师队伍中的博士比例偏低,学缘结构不合理,从而严重制约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后劲。  

  记者:人才强校工作组成立以来,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廖小平:概括而言,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学习人才强校战略的基本理论,到两个兄弟院校和校内有关单位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撰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对我校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并梳理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二是构建了人才强校工程的初步框架,提出了人才强校战略的初步设想,并即将向党委提交“人才强校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 

   记者:您认为我校的人才工作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廖小平: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在全校上下要真正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人才强则学校强的观念。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即创新人才进得来、留得住、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形成人才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第三,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是要破解高层次人才难引进的难题。第四,要搭建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平台。 

   记者:我校人才强校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廖小平:根据中央、省委有关人才工作的精神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面对国内外高校人才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结合我校人才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我认为,我校人才强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1)到2012年,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者应达到60%,具有博士学位者应达到30%;到2015年,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学位者应达到80%,具有博士学位者应达到40%,超过省属本科高校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高水平大学的教师基本具有博士学位。(2)加大投入,大力引进和培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建立从校级学术带头人到院士级人才的培养体系,并通过5-10年的努力,院士级杰出人才有突破,培养若干个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一批在各自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一大批学有所长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建立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和考核体系。 

  记者:具体来讲,我校“人才强校工程”将会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廖小平:具体方案还没有经过党委讨论研究,在此我只能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依托我校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依托我校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立足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向海内外引进和培养当前急需、长远必需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重要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争取每年(或每届)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国家级层面的人才入选;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需要,分别设置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特聘教授岗位;积极探索本科专业设立首席教授制度,以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 第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大量培养、引进和储备博士人才。学校将大力引进学校急需、长远必需、爱岗敬业、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博士,优先引进“985”、“211”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博士;为了尽快改善学缘结构,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到其他高校,特别是到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攻读博士学位;对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在提高学历层次上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第三,以学科或专业大类为基础,建设学科之间和专业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的人才平台,使人才平台建设与学科平台建设和专业平台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校将建成10个左右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实力的人才平台和人才集群,并与学科集群相互支撑。在每一个人才平台和人才团队中,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 第四,人才强校需要人才管理的创新。学校将为人才的尽快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考评体系;合理设置职称评审的学历条件;实行人才的校院两级管理,扩大学院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等各方面的自主权,学校对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对学院的目标管理之中;规范人才引进工作程序,对引进和培养的人才明确和兑现相关待遇。对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对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对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学校也应给予相应奖励。(本报记者 刘金环) 

上一篇:副校长王忠伟就后勤基建场馆工作深入教学单位调研
下一篇:湖南省大学生现代物流设计大赛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
(作者:佚名 编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荐学院

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