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新闻频道

湖南省2016年“慈善公益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举办第二场学员分享会

时间:2016年08月09日 信息来源:教育厅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西北政法大学文姚丽老师。


学员分享。

(左上:苏州大学侯如晋,右上:广西大学黎赵,左中:武汉大学侯斌,

右中:苏州大学王锴,左下:中国农业大学陈明,右下:内蒙古大学郭晶)



7月28日,湖南省2016年“慈善公益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全体学员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了开班以来的第二次学员分享会。来自西北政法大学的文姚丽老师、苏州大学的侯如晋、广西大学的黎赵、武汉大学的侯斌、苏州大学的王锴、中国农业大学的陈明以及内蒙古大学的郭晶分别就自身学习研究的方法和心得体会与大家作了分享。本次分享会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向常水老师主持。

文姚丽老师结合自己作博士论文的经验,认为选好题是写好学术论文的关键,应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和重点关注的领域确定拟研究的题目。她还专门提到如何查找文献,如何作文献综述。文老师重点提醒大家撰写论文的参考文献涵括要广泛,要注重史料的研读。

侯如晋同学首先从自己选定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谈起,认为历史学习者切不可先在脑中先有某个观点,再据此寻找相关支撑材料,而应该以史料为基础,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论从史出。接下来她谈了自己对慈善的理解,认为做慈善必须用心,行善之心是做慈善的根本。最后她讲到做慈善研究不能抛开对慈善实施者和受助者的思维及行为方式的研究,要努力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黎赵同学主要就养老问题作了进一步阐释,以“孝行天下虚拟敬老院”养老服务新方式为例研究了社会组织参与边境地区养老服务方式的问题。

侯斌同学根据自己写论文过程中的感受分享了写作论文的方法。他认为写论文要小题大做,小口径切入,以小见大,这样做比较容易驾驭。同时,应该多挖掘有意思的问题,有意思的问题往往是从生活的悖论中来,要充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随后,他介绍了社会学研究的两种方法——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还强调了论文研究中学术规范的重要性。最后他分享了自己有关慈善救助转型的想法和思路。

王锴同学就自己所钻研的理论领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以“主体性:吉登斯‘积极社会福利’概念的本真含义”为例讲述了自己对社会学理论的认识。吉登斯提出了“积极社会福利”的概念,并从反思的自我认同和结构二重性两方面来理解主体性。王锴同学通过哲理性思辨和分析,阐明理论学习对学术研究具有无比重要性。

陈明同学重点谈到了学问、精神和视野问题。他认为做学问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史料的收集、数据库的使用以及多训练写作。精神是指坚持学习、克服障碍、减少外界干扰。视野是指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同时多参加国际、国内会议,争取做报告,学好英语等。

郭晶同学以自身为例,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憧憬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他认为野百合也有春天,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心中要有自己的目标,树立自己的榜样,坚信榜样的力量。在对自己经历的分析中,郭晶同学认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华。最后他告诫自己以及在座的同学们要脚踏实地,认真做事,认真做人。

学员之间就自己的成长生活、学习研究进行分享,容易产生共鸣、更能打动自己。同学们对此类的分享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普遍觉得自己从中收获很大,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开了视野和思路。(文/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湖南教育)
上一篇:西南大学张文教授莅临湖南省2016年“慈善公益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学
下一篇:苏州大学王卫平教授莅临湖南省2016年“慈善公益与社会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